前段時間火了個跟喜茶對著干的喪茶,網(wǎng)游紛紛表示這個奶茶新喝法“可以有”。最近呢,沒希望酸奶又“橫空出世”,“叫板”當?shù)刂闃I(yè)新希望。沒希望的文案出自成都的創(chuàng)意團隊“試物所”,小編看了,也覺得喪喪的,但同時又有點酷。像是通過二維碼進入各種沒希望微信群的廣告:脫單沒希望、減肥沒希望、加薪沒希望……
再到惡搞新希望上半年推出的兩款系列酸奶(熟酸奶和初心酸奶)——不熟酸奶和扎心酸奶,看到這名字,小編忍不住笑出了聲,也不禁贊嘆創(chuàng)意者的腦洞之大。
喪茶和沒希望的創(chuàng)意與時下流行的喪文化有密切聯(lián)系。喪文化進入大眾視線要歸功于網(wǎng)絡,代表人物有網(wǎng)紅青蛙 PEPE、馬男波杰克和“葛優(yōu)躺”。流行語如“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”、“感覺身體被掏空”等消極自嘲式話語。在去年“葛優(yōu)躺”文體和圖片風靡網(wǎng)絡,網(wǎng)友們發(fā)揮想象力,創(chuàng)造出“各種躺”。這些惡搞的文案,喪喪的調調,激起了廢柴們內心的漣漪,折射出當下碌碌無為、行尸走肉一般的生存狀態(tài),因此喪文化逐漸成為年輕人們自嘲和調侃的一種方式。
那么如何利用喪文化做營銷呢?
首先,你得找個出名的“參照物”,正如喪茶對應著喜茶,沒希望指向新希望。這兩個文案都選擇了為人所知的品牌作為她們創(chuàng)意的出發(fā)點,不僅為其文案的走紅奠定了基礎,也起到了借力打力的效果。相反,如果沒有參照物,人們還會覺得他們很有創(chuàng)意嗎?恐怕只會覺得喪!
其次,要研究網(wǎng)民特別是年輕人的心態(tài)和狀態(tài)。為什么要特別強調年輕人?因為他們才能感同身受。年過半百的人大基本已經脫離沒錢、沒對象和沒房沒車的“沒希望”大軍,大多處于相對穩(wěn)定的生活狀態(tài),對于喪文化的認可度不高。而年輕人正處于打拼的年齡,身負各種壓力,更能從喪文化中找到“共鳴”。況且,年輕人也有更多“可吐槽”的地方有待挖掘。
再次,搭配恰當?shù)穆嫽蚩ㄍㄐ蜗。畢?ldquo;喪文化”有些消極,用漫畫的方法表達,是自嘲和調侃,還帶有可愛的味道。表達的不恰當,就顯得惡毒消沉,讓人接受不了。而且從傳播的角度來看,漫畫或卡通形象總是很受歡迎,廣告中不適合真人表演或展示的內容,一般也會運用卡通形象來代替。比如悲傷臉的青蛙Pepe,喪的那么可愛,連水果姐和麻辣雞都是它的忠實粉絲。
最后,挖掘喪文化背后的正能量。其實就像與人開玩笑一樣,欲揚先抑,到頭來是夸獎別人。喪文化也可以很正能量,就像之前空降微博熱搜的臺灣書法小胖,用自嘲的語句卻給人“治愈”的感覺。
說了這么多,小編相信大家的腦洞一定不小,喪文化要怎么玩,看你們啦!
文章編輯:Micronet微網(wǎng) 最好的微商城系統(tǒng)盡在Micronet微網(wǎng)
如需了解更多微商城資訊 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-830-8248
聲明:本網(wǎng)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,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,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,不代表微網(wǎng)立場,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,請發(fā)郵件到 493149@qq.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