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運營深似海,每天從朋友圈里,你都能看到一片紅火的信息:哪個公眾號融資了,哪個公眾號一夜爆紅了,哪篇文章爆款了。但是,熱鬧是他們的,一個 普通微信運營依然面對的是他的一畝三分地:今天微信號閱讀量怎么樣?明天發(fā)什么?最近微信號可以做些啥呢?做微信號運營有沒有前途啊……
有一段時間,我陷入了深深的焦慮——面對閱讀量的下滑以及朋友的批評,那感覺就是像女朋友跟你說:你要是再這樣,我就要和你分手了!用戶的遠離,確實是讓人沮喪的。唉聲嘆氣完了,最終還是要想辦法去耕耘一畝三分地,想辦法挽回用戶,提升閱讀量,所以過去一個月做了一點嘗試。
這個問題不新鮮,和朋友聊天的時候,大家經常聊閱讀量的問題為什么別家的微信號閱讀量那么高,我們的閱讀量不高,如何提高微信號的閱讀量?
解決這個問題,思路倒是挺簡單的:問題描述——分析原因——解決措施。大家也都能說出一些解決辦法來。
但是現在看起來,上文的思路,你不覺得有問題么?簡而言之,就是描述不具體,或者說是“想當然”。
比如在分析原因的時候,文章質量下降了,那么怎樣的文章才算是優(yōu)質文章,怎樣的文章算是劣質文章呢?比如用戶疲勞,那么用戶現在喜歡怎樣的文章呢?你怎么知道用戶疲勞是僅僅因為文章類型單一?
運營公眾號一年,小編的一大進步時,會去多問問題“是什么”以及“為什么”。想解決問題,首先你要找到問題才行。
一個運營,需要滿足用戶內心的真實需求,需要通過設計合理的場景/規(guī)則達成目標。不YY,看數據看反饋,給用戶提供真正想要的,不盲目開工,發(fā)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。
所以沒有忙著去給出解決措施,而是預留了充分的時間去發(fā)現問題,了解用戶的想法,以及了解我們自己。
用戶/競品調研
明確調研目的,然后設計了簡單的調研方案以及調研問題,調研方式包括定性調查和定量調查。
定性調查的目的,是想通過對種子用戶的訪談,了解我們存在問題,探尋現在閱讀量下降表現后的深層次原因。
我們設計了一些問題,然后找了幾名種子用戶,一對一電話訪談,每名大概聊了幾十分鐘的時間。
定量調查的目的,是想通過對更多用戶的調查,了解我們之前推測的原因,是否符合大多數用戶的看法。
經常有用戶問,能不能幫我們看一下公眾號,幫我們把把脈。這時候一般都會勸說,我都沒有關注你們的公眾號,想要了解你公眾號的問題,最好是去問 你自己的用戶。就像想要了解自身的問題時,也是去了解一些調研的方法,然后用很笨的方式去直面用戶,而不是到處去找“大牛”,求他們給出一條明路。
通過定性調查,我們了解了最一手的信息,很多都是顛覆了我們以往的看法的。比如,用戶最最最想解決的問題,我們通過線上文章分享的方式,只能是可遇 而不可求,有沖突的地方,所以要探尋其他的方式。再比如,用戶所講的同質化嚴重的問題,并不是指你和同行的同質化,而是自身文章的同質化。
分析原因和解決措施
因為文章篇幅的關系,我們就分享某一個問題的分析以及解決措施。
問題描述:內容同質化很嚴重,用戶疲勞。
解析原因:現在的運營推廣,并沒有很新的東西出來;文章的水平、層次、案例都相差不大,內容很容易進入一個循環(huán)的狀態(tài);最核心的內容需求無法滿足 。
應對措施:
1、需要對內容進行升級,文章內容隔一段時間要往上走。何為往上走?文章的內容要進行深度整理,讓內容更加系統(tǒng)化。
投稿的用戶應該能夠感受地到,我們對文章的反饋更深了,我們期待和用戶一起打磨文章,讓文章更具可讀性,內容更詳實。
要在了解了用戶的反饋后,為了滿足用戶需求,按照文章 升級的思路去編寫。
2、精品策略,讓每一篇文章都值得一讀。
運行了一段時間后,我們更換了排版,并且減少了文章推送數量,現在每天一般推送1—2篇文章,力求每篇一圖文都有時間打磨——簡而言之,我們花在每一篇文章上的時間更久,希望能夠讓內容加深。
未來,如果稿件沒有到達要求,為什么我們不放棄每天推送的習慣呢?
3、線上線下結合,讓內容進一步沉淀。
內容的質量和作者投入的時間是成正比的。怎樣能夠光明正大地讓作者投入更多的時間呢?想了一想,線下沙龍不錯。未來有沒有可能開線下沙龍呢?不要在閱讀量和粉絲數中迷失了自己,做公眾號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,認真服務你的用戶,同時享受運營微信號的樂趣,這才是一個好的微信運營人的狀態(tài)。
文章編輯:微網網絡 最好的微信商城系統(tǒng)盡在Micronet微網
如需了解微信商城,可報名申請或撥打全國免費電話400-830-8248
聲明: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,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,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,不代表微網立場,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,請發(fā)郵件到 493149@qq.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