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初,一則社會新聞悄然發(fā)酵:鐵路部將于11月陸續(xù)推出互聯網、車站窗口及ATM自助售票機購票的微信支付功能。這意味著微信支付殺入了鐵路售票,又一個曾經由支付寶絕對主導的移動支付市場。
過去,人們談起移動支付的第一印象都是支付寶。短短數年,微信支付(及其背后的騰訊財付通)就從跟隨者,發(fā)展成與支付寶齊頭并進的雙寡頭——艾瑞2017年Q2報告顯示,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(guī)模達到27.1萬億元,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分別為54.5%與39.8%,合計接近95%。
為什么微信支付的發(fā)展勢頭如此迅猛,其背后的商業(yè)邏輯是怎樣的?在移動支付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,正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。
紅包營銷扭轉市場格局
稱支付寶為中國移動支付領域“開山鼻祖”絕不為過。
支付寶在2004年成立,最開始服務于淘寶交易,2005年轉型為獨立支付平臺。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快速擴大,支付寶的用戶數在2008年突破1億,2009年突破2億,在互聯網支付領域一騎絕塵。
2011年到2013年,支付寶推出手機支付產品即條碼支付(Barcode Pay),在移動支付領域也如入無人之境。易觀智庫報告顯示,到2013年第四季度,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達到了75.90%,高居第一。
相比之下,只比支付寶晚起步1年的騰訊財付通(2005年成立),長年位于“小老二”的尷尬角色。盡管在2007年就成為了市場第二,但到2013年,財付通的市場占比還遠遠落后于支付寶。2013年,多家監(jiān)測機構數據顯示財付通市場占比低于20%,易觀報告更指財付通僅有3.3%。
財付通早年依托QQ秀和拍拍網業(yè)務起家,在騰訊系尤其電商和游戲領域承擔著支付平臺的作用。2009年,財付通開通移動支付的業(yè)務,同樣試水移動支付市場。
2009年開始,財付通持續(xù)對外開拓新的支付場景,包括與聯通合作布局通信產業(yè)鏈,與德邦物流合作拓展物流產業(yè),與中國人壽(601628,股吧)展開戰(zhàn)略合作,甚至與直銷企業(yè)進行深度合作……,然而其發(fā)展速度還是無法與支付寶相比。
戲劇性的轉變,開端于2014年的春節(jié)。
2014年1月27日,距離春節(jié)還有3天時,“新年紅包”的圖標突然出現在微信界面——超過4億微信用戶可以在微信上向好友發(fā)紅包!微信紅包一下子點燃了社交網絡,騰訊數據顯示,從除夕開始截至大年初一16時,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了500萬。
在騰訊內部,紅包大戰(zhàn)被定義為支付業(yè)務憑借社交化運營的彎道超車,對于支付寶來說,紅包大戰(zhàn)則是“偷襲珍珠港”(馬云語)。從此,微信支付成為支付寶如芒刺在背的頭號對手。
由于發(fā)紅包必須綁定銀行卡,微信支付在2014年綁定了大量用戶。2015年春節(jié),微信支付繼續(xù)在紅包上做文章,與央視春節(jié)聯歡晚會開展全方位合作。春晚觀眾可在微信“搖一搖”中開搶價值超過5億元的紅包。
這次紅包營銷的效果更兇猛:除夕當日晚八點到次日零點48分,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高達110億次,除夕當日微信紅包收發(fā)總量達到10.1億次。
在紅包的推動下,微信支付的用戶數繼續(xù)高速增長。騰訊2015年Q3季報宣布:已經有2億用戶通過微信綁定銀行卡。媒體紛紛報道,“微信用2年做了支付寶用8年做的事。”
支付寶并非被動防守。2016年,支付寶以高價拿下春晚合作,祭出紅包進行反擊。不過支付寶的社交化運營并不算出色,“咻一咻”、“集五福”等營銷還導致了用戶的非議。
2017年春節(jié),張小龍?zhí)岢觯⑿挪辉僭诖汗?jié)期間進行紅包營銷,“春節(jié)紅包活動的使命已經結束”。事實上,微信以紅包帶動支付,尤其帶動用戶綁卡的戰(zhàn)略目標實現了,其用戶基數已可跟支付寶相提并論。
可以說,微信支付的紅包營銷,堪稱中國移動互聯網史上最經典的營銷事件,短時間內拉近了微信支付(以及背后的財付通)與支付寶之間的距離,撬動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格局的根本性改變。借力滴滴搶占線下場景借力滴滴搶占線下場景
如果說紅包營銷主要針對線上推廣,微信支付切入線下支付場景的進程也有妙手。滴滴vs快的的網約車補貼大戰(zhàn),便是微信支付的一大關鍵戰(zhàn)役。
中國的網約車O2O行業(yè)發(fā)端于2012年,之后行業(yè)集中度迅速提高,演變成滴滴與快的的雙寡頭之爭。為爭奪客源、擊敗對手,雙方掀起了著名的補貼大戰(zhàn)。
網約車市場用戶規(guī)模巨大,自然是第三方移動支付商的爭奪重地。支付寶最先介入,并站在了快的一方。2013年5月29日,支付寶宣布與快的打車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,后者接入支付寶。
相比之下,微信支付并不占先手,到了2014年1月4日開始才與滴滴合作。不過,支付寶后來還是棋差一著。
當時,滴滴快的兩邊在補貼策略上是有區(qū)別的:對司機端,滴滴和快的都是直接補貼;對乘客用戶,滴滴直接派微信紅包,快的則給用戶發(fā)優(yōu)惠券,或者減免費用。
滴滴此舉,相當于把微信紅包引入了網約車O2O領域。5月,滴滴繼續(xù)做出另一波紅包補貼,滴滴用戶通過微信支付打車費用以后,還能把滴滴紅包分享至朋友圈或微信群。
據親歷大戰(zhàn)的業(yè)界人士對記者回顧,在2014年后期,滴滴還通過明星營銷、品牌聯合等免費合作,持續(xù)推動紅包營銷。譬如,范冰冰、黃曉明等一線明星通過滴滴向用戶發(fā)紅包;聯想等一線企業(yè)通過滴滴向用戶發(fā)紅包;滴滴還與江蘇衛(wèi)視聯手,發(fā)動跨年晚會搖一搖紅包活動。
網約車大戰(zhàn)的天平就此傾斜。滴滴的用戶數爆發(fā)增長,尤其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,滴滴的用戶數幾乎翻了5倍,一舉奠定了領先地位;滴滴打車的微信紅包,得以在巨大的打車群體內外流轉,為越來越多打車用戶培養(yǎng)微信支付的習慣。
騰訊的2014年四季度業(yè)績顯示:“由于公司豐富了支付場景,并推出如微信紅包的活動培養(yǎng)了用戶意識及習慣,綁定銀行帳戶的微信支付和QQ錢包帳戶超過1億。”
2015年2月14日,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——一方面,滴滴最終用更低的成本獲得了更大的市場;另一方面,持續(xù)將近一年,高熱度的打車補貼與紅包營銷,推動了更多用戶使用微信支付的習慣。
對于支付寶來說,它首次遇到了一個國內對手,能與它在特定移動支付場景領域里競爭,并獲得競爭先機。
媒體人金錯刀總結說,微信支付過去缺乏一個移動化、高頻和“很痛點”的應用場景,通過滴滴,微信支付在打車領域實現了搶灘登陸。之后的微信支付,繼續(xù)通過O2O連接各行各業(yè)線下場景,在線下快速擴張。
2015年正是O2O地推大戰(zhàn),帶動移動支付走上快車道的一年,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此消彼長開始發(fā)生了。艾瑞數據顯示,2015年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從82%下滑至68%,騰訊財付通的市場占有率首次突破兩成,上升到20.6%。借力滴滴搶占線下場景線下決戰(zhàn)定未來勝負
市場的變化,尤其線下支付領域的新興發(fā)展,刺激著巨頭們忙于攻防,發(fā)展自己、遏制對手。在線下,支付寶曾投入重金發(fā)出一個大招,那就是掃碼槍。
掃碼支付,尤其掃二維碼支付,因為其支付方式的便捷性,在線下領域迅速成為主流。據《經濟觀察報》調查,從2014年開始,支付寶就系統(tǒng)為目標商戶們引入掃碼槍。有掃描設備銷售人士向筆者透露,迄今為止,支付寶在中國投入的掃碼槍數量至少有數十萬臺之多
比起手機掃二維碼立牌支付,掃碼槍是掃二維碼支付方式的第一次升級,既提升了支付的可控度,也升級了支付安全。艾瑞多份報告都表示,支付寶作為市場引領者,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用戶逐漸形成掃碼支付的習慣。
相比起支付寶的先手,微信支付在線下這一陣地,又一次處于后發(fā)位置。
不過,2016年開始,人們發(fā)現,不少印有“微信支付”logo的,白色的新一代自助式二維碼支付設備被鋪放到商戶們的收銀臺前端。知情人士透露,這種被稱作“意銳小白盒”的產品投放數量高達6位數。
知情人士透露,微信支付團隊是在2016年初的調研中發(fā)現了這種支付終端。經過系統(tǒng)的測試和研討,微信支付團隊決定大規(guī)模采購、鋪貨,把張小龍親自設計的“微信支付”Logo推向各種支付現場。
這種策略有其巧妙之處。一位支付界內部人士分析,小白盒上的“微信支付”logo,換做廣告投入,以每天實現100人支付、300人曝光來計算,相當于花200-300元的成本(小白盒的采購價),獲得了一年36000次與消費者直接互動,10萬人次曝光的廣告效果。
“小白盒上的logo有強烈的引導支付作用,在用戶選擇支付方式時占領用戶的心智。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用戶打開微信,加上微信支付本身的便捷性,使得大多數人在現場使用微信支付。”這位人士對記者說。
以小白盒為代表的自助式二維碼支付設備,正在把掃碼支付終端的進化推到第三代(第一代是二維碼立牌,第二代是掃碼槍)。目前,作為線下移動支付終端進化的最高級階段,它開始被肯德基、7-11、真功夫等一線商企廣泛使用。
艾瑞2016年Q4的第三方支付數據報告,以一段文字展現了微信支付的這一次后發(fā)制人:“目前線下二維碼支付業(yè)務(不含個人碼當面付及聚合POS掃碼產生的交易規(guī)模)中微信支付市場份額過半,暫時處于領先地位。”
2017年初,有新聞指馬化騰在內部宣布微信支付線下份額已全面超越支付寶;在現實中,很多線下商戶對筆者表示,微信支付的頻次實際上超過了支付寶(但交易金額仍然是支付寶領先)。11月9日,微信在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發(fā)布了《2017微信數據報告》,透露其月線下支付次數較去年大漲280%。
不過,支付寶作為移動支付整體市場的領先者,還是有不少對策持續(xù)對微信支付形成壓力。譬如,多位第三方支付行家對筆者表示,長期以來,支付寶以強補貼、高返利對抗微信支付,還加強排他性的商務拓展。上月下旬,艾瑞與易觀等機構的第三方支付監(jiān)測報告認為,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已經止跌回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銀聯從2017年也直接采用小白盒等新一代支付設備,布局線下掃碼支付終端?梢灶A期,在未來2018年的移動支付大戰(zhàn)中,支付各方都會加大投入,收銀臺上的品牌大戰(zhàn)一觸即發(fā)。
回看微信支付彎道超車的軌跡,從紅包營銷,借力滴滴,到大規(guī)模升級支付終端設備,皆是其攻城拔寨的殺招。微信支付今后將如何利用好這些優(yōu)勢?這很大程度上是微信支付決勝未來的關鍵所在。
文章編輯:Micronet微網 最好的微商城盡在Micronet微網
聲明:本網部份文章為轉載文章,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說明,文章的觀點和立場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,不代表微網立場,若是文章轉載中有侵范您的權益,請發(fā)郵件到 493149@qq.com或致電13922854199通知刪除,謝謝!